在2025年国际劳动妇女节来临之际,土木与港海工程学院将劳动教育与感恩教育相结合,开展“砼筑心意,礼颂芳华”主题活动。百余名学子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方式,用创意手作传递温暖,向身边的女性劳动者献上真挚祝福。

线上活动中,同学们化身巧手匠人,精心制作各具特色的暖心礼物。有人用水彩在贺卡上绘出母亲年轻时的肖像,在空白处密密写下感恩絮语;有人将彩色黏土捏成憨态可掬的“全家福”小人偶,定格着围坐吃饭的温馨场景;更有细心的孩子把老照片制成创意相册,每翻一页都是与外婆相处的珍贵回忆。这些满载心意的原创手作,有的化作跨越山水的包裹,在春日里叩响长辈的家门;有的通过视频连线云端展示——当妈妈惊喜地发现贺卡里藏着的立体康乃馨,当奶奶戴上孙女绣着平安符的香囊,屏幕两端绽放的笑颜与泪光,让相隔千里的亲情在指尖的温度中紧紧相拥。


线下活动在土木楼318会议室有序开展。3月6日下午,10余位同学带着剪刀、丝带等工具准时集合。活动组织者提前准备了玫瑰、康乃馨、满天星等干花花材,以及包装纸、麻绳等包装材料。同学们两人一组分工合作:有人负责修剪花枝长度,有人搭配不同颜色的花材组合。经过半小时制作,共完成20个漂亮精致的永生花束,每束都用麻绳固定并附上手写贺卡。


随后,同学们分组行动,将作品送给校内的女性劳动者。收到花束的食堂张阿姨立刻把花束摆在打餐台显眼位置,笑着对同学们说:“每天打饭都能看见这束花,工作更有劲头了。”活动组织者还建立了微信群,后续收到多位阿姨发来的花束摆放照片。
活动结束后,学院举办了作品展示会,邀请全院师生参观评选。经过评审,最终评选出“最佳创意奖”“最佳工艺奖”和“最佳团队协作奖”等多个奖项。获奖作品不仅展现了学生们的专业技能,也体现了他们对劳动教育的深刻理解。
参与同学普遍表示,手工制作过程带来的满足感远超预期。获得创意奖的刘同学捧着自制干花相框说:“从材料搭配到包装设计,每个环节都需要耐心打磨,这份亲手制作的礼物比买来的更有意义。”不少同学在活动反馈中写道,看着阿姨们收到花束时的笑容,真切体会到劳动创造温暖的价值。
作为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,该系列活动已形成“手作实践+情感传递”的特色模式。学院未来将以更贴近生活场景的方式推进劳动教育,通过常态化实践活动,持续引导学生在服务他人、创造美好中锤炼品格,让劳动精神成为土木学子全面发展的内生动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