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引导新时代青年学生坚定爱国报国信念,大力弘扬和传承“两弹一星”精神,激励广大青年主动投身强核强国事业的奋斗热情,近日,土木与港海工程学院团委和学院“沧海星程”宣讲团、外国语学院“寰宇星声”宣讲团在苍梧校区土木楼207会议室及线上平台开展“传奋斗薪火,践劳动初心”主题宣讲活动。本次主题宣讲活动以传承奋斗精神为核心,通过生动宣讲引导学生从“两弹一星”精神中汲取力量,结合日常劳动与志愿服务深化劳动意识和奉献精神,引导学生将艰苦奋斗精神融入实践,以劳动和志愿奉献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,践行新时代青年使命担当。

本次活动有近500名参与者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参与其中。在线下“两弹一星”主题核心宣讲环节,来自我校“沧海星程”“寰宇星声”宣讲团的4名同学为现场观众带来了精彩的宣讲。“沧海星程”宣讲团的靳瑞同学率先登场,聚焦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“华龙一号”,以清晰脉络解读其“能动+非能动”双重安全屏障的创新设计,通过穹顶吊装到并网发电的关键节点,展现我国核电技术从“跟跑、并跑到领跑”的跨越,凸显中国核工业“自主创新、安全高效”的硬核实力及其作为能源需求“稳定器”的重要意义。随后,马小健同学追溯核工业精神源头,讲述“两弹一星”元勋邓稼先隐姓埋名28年在戈壁荒漠点燃中国核工业“第一堆火”的事迹,生动诠释“惊天动地事,隐姓埋名人”的奉献精神,着重解读“热爱祖国、无私奉献”的精神内核,强调其作为今日前沿科技探索“动力引擎”与“精神灯塔”的跨越时空价值。

接着,“寰宇星声”宣讲团詹一诺同学将目光投向未来,围绕“人造太阳 点亮能源梦想”主题,阐述了“人造太阳”通过托卡马克装置约束高温等离子体实现可控核聚变的原理,介绍了中国“环流三号”创等离子体电流运行纪录及深度参与国际ITER计划的成果,指出其有望彻底解决人类能源与环境难题,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。最后,徐悦同学以“‘核’力碳达峰 助力碳中和”为主题,结合“双碳”国家战略,分析核能作为“零碳能源”从“大国重器”转变为绿色低碳“压舱石”的角色,指出先辈“服务国家”的初心正通过核能助力绿色发展的实践落地,让“两弹一星”精神在新时代国家战略中交出扎实“现实答卷”,使绿色发展的“中国方案”惠及更多人。

四位同学的宣讲结束后,主持人号召全体青年以“两弹一星”精神为指引,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,在各自领域勇攀高峰,让先辈的精神火炬照亮更多“从0到1”的突破,续写“国之重器”的传奇。这场兼具思想性与感染力的宣讲结束之后,近300名同学迅速将“两弹一星”精神转化为实践行动:他们主动参与宿舍及公共区域卫生清扫,在弯腰擦拭、俯身整理中践行“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”的精神底色;更有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前往市图书馆参与书籍整理,在逐架排查错位书籍、按索书号精准归位的细致工作中,以“默默耕耘、甘于奉献”的实际行动传承先辈精神;还有同学发挥创新思维,将废旧材料改造成实用笔筒、创意工艺品,用“变废为宝”的巧思诠释“勇于探索、敢为人先”的精神内核,让先辈精神在平凡劳动中焕发新时代光彩。


此次“两弹一星”主题宣讲活动的成功举办,不仅让“热爱祖国、无私奉献,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,大力协同、勇于登攀”的精神内核深入人心,更为青年学子注入了强烈的使命担当。未来,土木与港海工程学院将持续以“两弹一星”精神为引领,常态化开展此类兼具思想深度与实践温度的主题活动,让红色基因在学科特色与时代需求的碰撞中薪火相传,激励更多学子在强国建设等领域以创新突破诠释报国初心,用实干担当书写强国篇章,让“两弹一星”的精神火炬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永远闪耀。
